裝修合同,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房屋裝修而簽訂的合同。它既是家裝質量的約束憑證,也是避免家裝糾紛保證書,是業主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武器”,因此在簽訂裝修合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來,讓小編賜給你一雙實用的火眼金睛吧!
認為,在不要忽略了那些重要的細節問題,要是“糊里糊涂”的就把合同簽了的話,到時候吃虧的就是自己了。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裝修合同的知識。
一、審核裝修公司資質遠離裝修游擊隊
在簽訂裝修合同之前,業主首先應該對裝修公司的資質進行審核。一個從事裝修行業的正規企業必須擁有營業執照,并且在其營業執照的“主營”和“附營”項目中,標注有“裝飾工程”“家庭裝修”等經營項目。此外,業主還需要審核裝修公司的施工資質。對于普通家庭而言,挑選裝修公司時沒必要對其資質檔次做過高要求,選擇那些具備相關資質的裝修公司就可以,因為裝修公司資質檔次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其施工水平。
二、確定承包方式
這種承包方式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確寫清包與不包的內容;雙方的權責清楚,避免內容遺漏,權責不明而引發糾紛。
三、明確化預算
施工預算項目是否齊全;每個項目的材料是否寫明材質、等級、品牌、計量方法;合同中應當明確竣工后的決算按實計算;消費者應當主動提出使用在行業協會登記備案的居室裝飾裝修示范合同;合同語句清晰、明確、無歧義。
四、保存詳細的設計樣圖
對裝飾公司提供的設計方案要有詳細的設計樣圖。預算報價,客戶應該嚴格審定,如有可能找相關專家咨詢。如果委托裝飾公司選擇建材的話,裝飾公司一般會提供預選的材料樣品,客戶應該保存以便日后檢查對照。
五、敲定施工工期
在裝修合同中應該對施工工期做詳細約定,以便按時收房。
六、增減項目不馬虎
在家庭居室裝飾中,裝飾內容、材料變化是常有的事,因此臺同中不存在“一口價”和“閉口合同”,因此要事先講清楚;要簽訂補充協議,防止口說無憑。允許通常材料變化,其費用浮動在10%左右,工程結束時工程總價上下浮動一般不超過15%。開工、竣工日期是合同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在合同中必須寫明,并嚴格遵守,因為它涉及違約責任的認定。在實際裝修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增減項目。因此在簽訂合同時,則需對此做出詳細規定。
七、合同條款須細化
目前,大部分地區的家裝市場都有統一的合同示范文本。一些消費者往往因這些合同文本很正規,便不關注其條款細節,匆忙簽字。殊不知,這樣的合同文本也容易被裝修公司設下陷阱。例如,裝修公司會剔除其中對自己不利的條款,模糊其應履行的義務。業主與其簽訂了這樣的合同后,一旦裝修工程出現問題,很難維權。因此,要求裝修公司細化合同條款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
八、關于材料供應的約定須詳細說明
關于材料供應的約定是涉及裝飾質量和工程款項的重大問題。所以無論是包工包料還是清包工都應在臺同附件的材料清單上詳細寫上材料的名稱、品牌、規格、型號、質量等級、單位、數量、單價、合價,在甲方供的料單上還應明確寫上材料送達地點和時間。
九、水、電改造收費要弄清
如果商家簽訂合同時,以水、電改造需按照實際發生量計費,而不計入裝修預算,并且不向消費者明示材料和工程單位價格,這方面一定要注意,明確收費才能避免待施工后隨意要價。
十、保修條款不可少(房屋裝修)
電器可保修,房屋裝修也不例外。因此事先必須約定保修條款,并在裝修工程驗收之后,一定要保留《工程保修單》。不少公司還是以手工現場制作為主,所以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細碎質量問題。保修時間內,裝飾公司應該實施的責任就尤為重要了。比如出了問題,裝修公司是包工包料全負責保修,還是只包工,不負責材料保修,或是還是有其他制約條款,這些都一定要在合同中寫清楚。
十一、付款方式事先定
裝修款如何支付,這也必須事先約定。據了解,在一些內地城市的裝修合同中規定,裝修合同一經簽訂,消費者應付100%工程材料款和施工工費的50%;當工期進度過半之后,消費者第二次付施工工費的40%。剩余10%尾款待甲方對工程竣工驗收后結算。專家表示,如果按照這樣的付款形式的話,在工期過了一半左右后,消費者就已經向裝修公司交了90%左右的費用,如果裝修的后期出了什么問題的話,就很難在錢上面制約裝修公司了。所以建議在簽訂合同時候,應把首付壓到30%,而其余的則按工程進度支付。
十二、驗收后再結算余款
裝修公司在施工過程中會找種種理由要求消費者提前支付余款,對此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等到裝修驗收后再結算余款。對驗收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及時要求裝修公司維修或重做。
十三、合同簽訂要合法
合同要由法定代表人簽訂,如有委托代理人的,需要復印委托書,同時向裝飾公司索要工商執照的復印件和資質證明的復印件,這兩個復印件都應該加蓋公司章,還要索要項目經理和工程負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或公司正式職工的工作證復印件以及聯系電話。
十四、裝修污染要重視
在裝修工程竣工后,空氣質量應符合國家標準,檢測不合格的,如屬承包人的責任,承包人應返工,并承擔相應損失。
簽訂裝修合同需要注意的4大要點
一、簽合同時注意約定預算與結算浮動比例
范例:在沒有項目變更的情況下,竣工結算上下增減幅度不超過預算5%。
專家點評:一些不規范的裝飾公司往往以低廉的報價吸引市民,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層層加碼,導致裝修費用“低開高走”,嚴重超標。其中貓膩就在于,裝飾公司在報價中少算工程量、少算材料支出,或者故意漏報必需的項目,如少算電位數量等。等到進入施工階段中,這些少算的部分不斷浮出水面,業主也只好乖乖地掏錢。而事實上,這些隱藏項目通過專業的測算是完全可以在施工前計算得到,并非是不可控因素。所以,為了防止裝飾公司“低開高走”蒙騙消費者,在簽合同時不要忘了約定有關預算與結算的浮動比例。
二、簽合同時要明確驗收的具體事宜
范例:裝飾工程未經驗收或驗收通不過的,甲方(業主)有權拒收,乙方(裝飾公司)承擔返工及延期交付的責任。
專家點評:有消費者投訴,工程還沒有結束,就出現了墻磚脫落、木地板發霉的現象,裝飾公司卻以材料不合格或業主保護不當為由拒絕返工。其實,未經業主驗收且未投入使用的項目出現質量問題,應由裝飾公司承擔責任,并且業主有權拒絕驗收。為了防止裝飾公司以材料不合格為由推卸責任,市民還可以在材料交接環節使用《材料交接單》,在材料使用前交由裝飾公司驗收,并進行詳細記錄。《材料交接單》可將材料的品牌、規格、數量、單價、總價等信息一一登記,日后驗收通不過,市民可憑借《裝修合同》和《材料交接單》要求裝飾公司返工或賠償。
三、合同內要具體約定質量責任歸屬
范例:由于乙方(裝飾公司)原因造成質量事故,其返工費用由乙方承擔,工期不變。
專家點評:在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裝修過程中,業主往往因為信息不對稱而處于劣勢,尤其當出現糾紛時,裝飾公司用各種借口要求業主承擔部分費用。事實上,按照標準合同的規定,這些費用應由裝飾公司承擔。為了逃避責任,這一條被許多不良裝飾公司故意漏掉,在發生質量問題時,以材料不合格等借口拒絕返工,更拒絕承擔相關費用。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市民完全可以把這一條款作為“工程質量和驗收”部分的重要條款加入其中。并可以根據雙方實際情況,約定更加具體的補充條款。
四、業主如何監督合同簽訂確定的材料是否被應用?
業主在審定報價時應要求裝修公司列明每個裝修位置的尺寸、用料、做法、單價、工藝標準及價錢。 而材料則要列明品牌、型號、產地、單價、用料的多寡、價錢,并要求裝修公司提供樣板,由業主保留樣板,以便在裝修過程中進行核對。因為同樣的材料,但產品的質量和價錢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如好的防水涂料要三四百元一桶,而許多雜牌防水涂料僅需幾十元一桶。因此業主要時常關注裝修進度,時刻注意裝修公司是否應 用了雙方確認的指定材料。
對于所用材料必須保留好相關的發票、收據,以便在出現爭議時成為證據。裝修網認為,在簽訂合同時,以下描述要消除:如“你不用×××材料,出了問題我們不負責任”等。業主應問清楚裝修公司為什么要用指定材料,了解產品質量是否有很大差別。較常見的例子是:裝修公司在施工過程中謊稱貨已用完,用應急為由以次充好,從中賺取差價,業主應提高警惕。實際上,裝修的監督工作非常繁雜,很多業主是不勝負荷的,專家因此建議業主最好聘請裝修監理公司進行協助,這樣會使自己的裝修過程變得省心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