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市場平淡的真相,并不是大家看到的那樣。隱藏在市場背后的家電廠商們,其實今年以來的動作和手段,都很精彩和多樣。
618落幕之后,整個一線家電市場的走勢,如很多人預期中的那樣“平淡無奇”:無人再關心市場的好壞,大家都在一路慣性滾動中前進著,反正好壞都得干。
在遠離一線市場上的家電企業內部,家電圈卻發現“精彩不斷,異常熱鬧”:家電品牌陣營中TCL科技與格力電器幾乎在同一時間內,發布面對員工的股權激勵計劃。前者因為屬于典型的“常規性”動作,主要面向核心骨干員工的一種激勵機制,所以引發市場預期的好評;后者卻因為董明珠的明星效應以及其個人最為搶眼的認購額度,還有對折的認購金額等一系列因素疊加,引發整個資本市場的“口誅筆伐”。
對于家電企業來說,最近短短五年多的時間,各個家電上市公司為了更好地建立持續發展和經營機制,都在探索面向中高層及核心骨干員工的股權激勵機制,并且通過設置相對較高的增長目標和利潤目標。既保證企業所有股東的利益,又能保證員工可以分享企業發展的紅利和成果。
對于TCL來說,面向中高層以及核心骨干員工的股權激勵計劃已經推行多年,雖然受到股價波動的影響,實際產生的價值和效果有待商榷;但是對于格力電器來說,卻是首次面向核心骨干員工的股權激勵計劃,原本被外界寄予厚望,沒想到卻因為董明珠的認購額,以及退休才能買賣股票等條件制約,引發外界的諸多質疑。
不過拋開各種爭議,對于TCL和格力來說,推出面向核心骨干員工的股權激勵計劃,初心最終都是好的,最終目標就是讓企業中更多的人享受到企業發展的紅利,從而維持公司經營管理團隊的穩定和可靠,并探索更多有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手段和模式。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家電企業面對外部市場環境和經營格局的變化,整體發展韌性仍然強勁有力。
家電零售陣營中,蘇寧與國美這對老冤家在今年以來的家電市場上,突然再次被登上“話題榜”。這邊,蘇寧控股過去幾年的多元化擴張和投資,在去年開始遭遇資金鏈緊張的沖擊后,如今已經開始影響到主業蘇寧易購的健康可持續經營。從上游供應商的欠款問題,到零售市場的競爭問題,甚至上市公司穩定問題等,都被輿論推向風口浪尖。
那邊,國美在創始人重新執掌業務大局后,釋放出一輪“重振家電零售業務”大旗的重擔。先是帶著全家人走訪了一圈廣東地區的家電企業,洽談年度新目標和新戰略;隨后又借助618對手“糧草彈藥”空虛之際,再次發揮“價格屠夫”的本色來一輪低價的掃蕩與搶奪。雖然已經明確了從家電向家裝的轉型,但國美對于家電零售市場的感情,不是外界能理解的。
雖然,當前家電零售格局已是京東、天貓主導,同時又出現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各種新興零售渠道,但對于家電企業來說,蘇寧、國美也是家電零售生態中最重要的價值一環,誰也不可能輕易消失掉,誰也不能隨意被取代。無論是當年的蘇寧、國美,還是如今的京東、天貓,一時的挫折和挑戰并不可怕,反而是未來更高效、穩健、持續發展的拐點。
任何事物只有兩面性。表面上,一線市場上出現很多讓廠商意想不到的變局和沖擊,生意不好干了;實際上,家電廠商面對一線市場早就有了解決的辦法,但需要時間和周期的醞釀與協同。所以,只要企業還擁有面對一線市場主動調整、積極求變的能力和空間,就不要對產業未來走勢擔憂和困惑。
保持對市場的足夠信心,保持對未來消費升級的足夠信仰,保持對產業轉型升級方向的足夠信任,這些才是接下來眾多家電廠商應該努力探索的方向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