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一年多,由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起的全國首例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塵埃落定,江蘇省高級法院近日作出二審判決,維持了樂融公司侵犯消費者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而應予整改的一審判決。法院認為,被告生產和銷售的相關品牌的智能電視加載了開機廣告,并通過互聯網不斷更新廣告內容,消費者開機后會自動播放15秒左右的開機廣告,且該廣告直到播放最后5秒時才彈出“一鍵關閉”窗口,消費者才能選擇關閉開機廣告,侵害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需要說明的是,當前,尚無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電視開機廣告予以規范。開機廣告成為商家根據市場發展需求所自行掌握調節的一項盈利方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不違反法律、不侵害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設置開機廣告無可厚非。一來可以增加銷量和市場占有率,二來消費者以較低價格享受到了大屏、高配的智能電視,可謂雙贏。
但無論何種原因,商家均無權設置不可“一鍵關閉”的開機廣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享有知情權、自主選擇權。消費者的權利即商家的義務,商家在銷售內置開機廣告的電視時,務必盡到明確、全面、詳盡的提示。同時,消費者購買電視以后,就享有對電視的所有權和使用權。而與普通的電視廣告不同,消費者享有對電視的使用權,自然也有拒絕觀看開機廣告的權利。延伸開來,消費者也有“一鍵關閉”開機廣告的權利。而商家應確保生產、銷售的電視中內置的開機廣告可“一鍵關閉”,否則就是變相侵犯消費者對產品的使用權,縮限消費者的選擇權。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選擇權是消費者的法定權利,即便商家以明示方式提前告知消費者,也無權強行設置不能“一鍵關閉”的開機廣告。除非其與消費者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協議,給予消費者一定補償。這與商業住宅中的電梯廣告類似,即商家以向物業支付費用的代價投放廣告,物業則向業主分紅。
法院以司法裁判的方式否定了不可“一鍵關閉”的開機廣告,站在了弱勢的消費者一方。這雖然只是部分地區的裁判,但仍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典型意義。
進一步說,有必要構建科學合理的國家標準或者法律規章,對開機廣告、廣告時間、如何“一鍵關閉”等事項予以規范,并設定相應的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