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機器人第一股”光環的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沃斯”,603486.SH)終于迎來了業績的高光時刻。
日前,科沃斯對外披露的2020年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34億元,同比增長36.17%;歸母凈利潤6.41億元,同比增長431.22%。
事實上,科沃斯業績真正迎來爆發是在第四季度,在報告期最后3個月一舉創造出31億元的營收,僅比前9個月的41億元營收少了10億元。與此同時,科沃斯研發投入也在第四季度猛增2.7億元,是前3個季度總和的近4倍;存貨、應收賬款等在2020年內也共計激增近7億元。
年末激增的業績和研發投入并未打消外界對其技術掣肘、品控不佳的質疑。但這并不妨礙科沃斯在資本市場的高歌猛進。公開數據顯示,從2020年4月底的17.9元/股,到2021年4月底最高價172.1元/股,科沃斯股價在短短一年時間內漲了接近9倍,頻頻獲得公募機構的青睞。
對于公司實際業務經營情況是否與“股價高企”相符等問題,科沃斯方面對《中國經營報》記者的回復時表示:“二級市場股價受到宏觀經濟、政策、行業、周期、市場情緒和資金面等諸多因素綜合影響,公司近年來不斷增強自身的經營實力和盈利能力,希望通過良好的業績表現去獲得二級市場的認可和合理估值。”
年底“突擊”沖刺業績
根據年報數據,科沃斯2020年業績漲勢喜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34億元,同比增長36.17%;歸母凈利潤6.41億元,同比增長431.2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凈利潤5.31億元,同比增長426.51%。
并且這一上漲態勢在2021年第一季度得到了延續。根據科沃斯2021年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收22.25億元,同比增長131.00%;歸母凈利潤3.33億元,同比增長726.6%。
“如此迅猛的業績增長背后,是因為上一年的利潤基數較低。”一位證券人士向記者直言,作為國內“掃地機器人巨頭”,科沃斯業績在2018年登陸A股市場后便呈現出“顛簸”的狀態。
據了解,早在2019年,受逐步退出服務機器人代工業務、低端隨機類掃地機器人業務以及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增速較快等因素影響,科沃斯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當年營收同比下降6.70%,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75.12%。
2020年疫情催化出的“宅經濟”,則給科沃斯迅速走出上一年業績下滑的泥潭創造了機遇。科沃斯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自主品牌“添可”的業績全面爆發,實現銷售收入12.59億元,占全部收入的17.41%,較上年增長361.64%,并推動公司整體毛利率提升至42.86%,較上年增加4.57個百分點。
但記者梳理發現,科沃斯業績真正被引爆是在2020年的最后三個月。根據科沃斯此前披露的三季報,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總營收約為41.42億元,同比增長20.25%;實現歸母凈利潤2.50億元,同比增長147.17%。對比2020年年報數據,科沃斯在2020年第四季度一舉實現營收30.92億元,僅比前9個月少1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3.91億元,是前9個月的1.5倍。
對此,科沃斯方面向記者表示,四季度是每年國內“雙十一”和“雙十二”電商節及海外“黑五”等促銷季的集中時點,也是公司全年銷售的一個主要季度,公司兩大自有品牌添可和科沃斯在海內外多個購物節中保持了優異的銷售表現,其中,科沃斯品牌全渠道銷售額突破10.4億元,添可品牌突破4.1億元。
“一般而言,每年最后三個月的‘雙十一’‘雙十二’等促銷活動可以為公司貢獻不少銷量與營收。”上述受訪人士表示,但這也不排除科沃斯為沖刺業績而采取其他提振業績的手段,但這種高業績增長在未來可能很難持續。
應收賬款、存貨激增
值得注意的是,與科沃斯業績一同爆發的,還有賬面上的應收賬款與存貨。
科沃斯年報顯示,2020年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為12.88億元,較上年增長3.6億元,同比增長38.92%,總營收占比為17.8%;存貨金額為12.85億元,較上年增長近3億元,同比增長28.53%。也就是說,公司應收賬款和存貨在2020年共計增長近7億元
今年以來,這組數據再度拔高。科沃斯2021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應收賬款凈額同比上升54.65%,存貨凈額同比上升78.28%。
與之相對應,科沃斯的銷售費用也迎來了較快增長。2020年,公司銷售費用為16.61億元,同比上升26.70%。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銷售費用達到5.53億元,同比上132.67%。
“掃地機器人作為常用的小家電,科技含量沒有特別高,而且經常更新換代,因為產品內部分元器件、電池等,即使長時間不用也會逐漸老化。”家電行業分析師洪仕斌表示,也就是說,掃地機器人產品庫存一旦過大,積壓嚴重的話,很容易被市場淘汰,無法發揮應有的價值。
洪仕斌直言,在掃地機器人市場,科沃斯作為單品垂直企業一開始可以領跑行業,但隨著各大家電企業加速進入掃地機器人領域,企業之間的比拼往往是綜合實力的較量,應收賬款與存貨帶來的風險也會在無形中放大。
事實上,在年報披露當天,科沃斯就發布了一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稱公司已對截止2020年12月31日的存貨、應收款項等進行了減值測試,對可能發生減值損失的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計提壞賬準備。
根據公告,公司計劃計提各類資產減值準備合計1.06億元,轉銷存貨5477.01萬元,核銷應收賬款壞賬準備434.56萬元。其中,2020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9287.44萬元,占2020年存貨7.23%;2019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142.21萬元,占2019年存貨3.14%。
科沃斯方面表示,隨著公司銷售規模的擴大,存貨也隨之增加,目前公司存貨總體動銷合理,庫齡健康,“公司會不斷加強內控體系的建設,完善應收賬款與存貨的管控流程,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科沃斯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一路“開掛”。公開數據顯示,科沃斯股價呈現迅速拔高態勢。2020年,科沃斯股價累計漲幅超330%。而從2020年4月底的17.9元/股,到2021年4月底最高價172.1元/股,在短短一年時間內,股價一路猛漲近9倍。
其中,在2021年4月23日、4月26日和4月27日連續3個交易日,科沃斯股票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隨后,科沃斯解釋稱,經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核實,確認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重要信息。
盡管股價與估值高企,科沃斯仍然沒能避免重要股東頻頻減持。據了解,泰怡凱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怡凱”)曾持有科沃斯首次公開發行前總股本4億股的8.21%,該股份于2019年5月28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隨后,泰怡凱便開啟了一路減持的操作。
記者查閱科沃斯歷次公告后發現,從2019年5月30日至2020年4月16日,泰怡凱已經7度減持公司股份。截至4月9日,泰怡凱已累計減持科沃斯總股本的1.48%。
核心技術掣肘
在科沃斯看來,作為創新驅動型企業,始終堅持對研發的持續投入是企業成長的動力,也是2020年起頗為得意的一大舉措。數據顯示,2020 年,科沃斯研發支出達 3.3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1.88%。
不過,對比2020年三季報數據可知,科沃斯的研發投入也是集中在報告期的最后三個月。根據科沃斯2020年三季度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科沃斯的研發費用約為0.70億元,總營收約為41.42億元,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約1.7%。直到最后3個月,科沃斯研發費用猛增2.68億元,將研發投入的營收占比拉高至4.67%。
而科沃斯一直對標的國際掃地機器人企業iRobot則是從2013年開始,研發費用占比就一直穩定在10%以上。根據iRobot公布的2020年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收超過14億美元,研發投入占比達11%,在全球擁有超過1500項專利。
為了獲取iRobot的專利技術,2020年5月,科沃斯發布公告稱,已與iRobot簽署了產品采購協議和技術授權協議。iRobot將向科沃斯采購基于其設計的掃拖一體型掃地機器人產品,同時iRobot將向科沃斯授權其獨有的Aeroforce技術和相關知識產權。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看似優勢互補的合作協議,也表明了科沃斯在技術方面的不自信,需要購買友商的核心技術方案。“其實,與國際掃地機器人巨頭的產品相比,科沃斯等國內掃地機器人企業在產品質量等方面還有一定距離。”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表示,科沃斯產品的質量曾一度飽受消費者質疑。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近兩年來,關于科沃斯產品的投訴147條,其中有關質量問題的為41條。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芯片荒”向家電產業蔓延,部分電子零部件供給量和價格持續波動的情況下,包括科沃斯在內的智能硬件企業都可能受到影響。
對此,科沃斯對記者解釋,目前并未顯著受到“芯片荒”的威脅,“公司將通過發揮基于規模優勢的采購議價能力和提升整體供應鏈效率等方式,努力抵御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