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的實施意見》,要求自2023年1月1日起,河南省所有城鎮規劃范圍內新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預售商品房項目全面實施“交房即交證”。
《意見》明確深化信息共享應用。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土地出讓合同、規劃許可、預售許可、房屋交易合同、抵押合同、完稅憑證等與不動產單元代碼“一碼關聯”,推廣證書郵遞服務或頒發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書、電子證明,支撐房地產開發項目報建、審批、竣工驗收、測繪成果審核、交易、登記成果全流程信息共享。
建立服務項目清單通報制度。及時通報“交房即交證”服務項目清單,并依據清單指導房地產開發企業辦理有關的審批、證照等手續,主動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完善信用監管機制。構建跨部門、跨領域的“一處失信、處處受限”聯合懲戒機制,健全不動產登記和房地產領域信用記錄,將房地產開發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合同義務履行等情況納入房地產市場監管和誠信管理范圍,統一記入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不誠信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限制清單,加強信用懲戒約束力度。
《意見》提出,要積極構建政府主導、部門監管和企業主責、購房人配合的責任體系,嚴格按照商品房預售、竣工驗收、交房交證3個階段實施,在完成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后60個工作日內,由房地產開發企業組織交房,交房前20個工作日內完成首次登記,不動產登記機構依申請在1個工作日內為購房人辦理轉移登記。
新聞多一點
在此前一段時間,多位專家學者發聲,對實行28年的商品房預售模式進行討論。
有專家指出,該取消商品房預售制了,從個人層面看,預售制對購房者非常不公平,比如,交房等待期一般為兩年,在此期間,購房者不僅承擔銀行利息,還要承擔延遲交房、房屋質量、房產證延期辦理甚至不能交房的風險。從行業層面看,預售制助推部分房企過度舉債、高杠桿擴張,若遇到下行周期,會引發資金鏈斷裂、項目擱置等系列風險。
但也有專家指出,預售制是我國房地產開發模式與融資模式決定的,是我國商品房建設供應機制的重要部分,當前在沒有新的開發模式和融資模式變化下,尚無法簡單一刀切式的取消,所以要從長效制度建設考慮完善并逐步調整這一制度,最終是建立房地產業發展新模式,更好的服務人民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