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旭輝的公司債這周坐了個“過山車”。
(相關資料圖)
2月16日早間,旭輝公司債便開始持續走高,多筆公司債漲超30%,"20旭輝01""20旭輝02""20旭輝03""21旭輝01""21旭輝02""21旭輝03"在內的多筆債券均觸發盤中二次臨停;"22旭輝01"也因漲超30.97%,觸發盤中臨停。
至交易所債券收盤,“22旭輝01”漲近31%,“21旭輝03”漲超29%,“21旭輝01”漲超24%,“20旭輝02”漲近23%,“20旭輝03”漲超21%,“20旭輝01”漲超16%,“21旭輝02”漲超13%。
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一日,旭輝的公司債仍持續跌勢,“20旭輝01”跌超21%,“22旭輝01”跌超16%,“20旭輝03”、“21旭輝01”跌超14%,“21旭輝02”跌13%,“20旭輝02”跌超12%。“20旭輝01”盤中臨時停牌。
市場猜測這或與境內債償付與中票發行進展相關。交易所也關注到了這一異常波動,并要求旭輝做出說明。旭輝隨后核查并公告:公司近期生產、經營、銷售情況正常,并與多家銀行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更重要的是,旭輝表明公司經營業務正常推進,會積極提升銷售和回款,有序安排各項融資和還款工作,積極維護境內融資。
不安的市場
顯然,公司債漲跌背后,是市場敏感情緒的傳導與博弈。觀點新媒體獲悉,2月13日以來,旭輝集團的債券便連續多日遭遇跌幅。
市場都在疑惑,旭輝怎么了?從公開的消息上看,旭輝控股披露了一月的銷售情況,但更多的,是市場上蔓延的小道消息。
“有消息說旭輝國內公司債也要重組,所以就暴跌了,昨天(2月15日)旭輝說會還,所以又漲回來一部分。”一位資本市場人士如是而言,有市場觀點認為房企的資金壓力仍然非常大,現在政府能夠給出的幫助有限。
而旭輝一筆遲遲未到的中票,確實也引起了市場的一些不安情緒。觀點新媒體獲悉,2023年開年,便有消息傳出,旭輝集團擬發行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發行規模不超過20億元,期限為3年期,由中債信用增進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擔保,詢價區間為2.80%~4.30%;債券募集資金用途為項目建設、償還境內有息債務。
彼時,市場認為這筆公司債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完成發行,1月10日,旭輝取得中債增擔保函,此時旭輝集團和主承調整詢價信息,將發行時間改為1月18日,發行規模調整為不超過15億。
但是直到現在,旭輝仍尚未完成發行23旭輝集團MTN001。
對此,有消息稱中票發行推遲系征信逾期記錄所致:23旭輝集團MTN001原定春節前發行,因為旭輝突然發生一筆他行表內貸款逾期,上了人行征信(據了解目前已結清并從征信消除記錄),按照交易商協會要求需要履行二次上會審議流程,同時根據行內承銷業務管理辦法,分行也需要推動行內重新履行信用風險審查審批流程,行內外流程順利通過后,就可以繼續推動發行工作。
這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市場信心,從而引發債券價格的下跌。
境內債承諾
市場脆弱的神經猶如驚弓之鳥。
旭輝公司債價格的爭奪背后,也不乏一些投資者通過時間差進行炒作。觀點新媒體獲悉,最近一些關于旭輝的截圖在悄然流傳,比如旭輝將公布關于中票發行的進展情況。
一位接近旭輝的人士則表示,公司層面并未發生任何變化。
緊繃的環境下,任何消息的聲量都能被無限放大。顯然,更為重要的是旭輝明確表示會積極維護境內融資舉措的落實。
旭輝于15日發布的公告中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債務融資在《通知》政策指引下積極落實相關要求,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公司所有公司債券均按時、足額償付利息,不存在違約或延遲支付的情況。
更重要的是,旭輝一直將公司經營業務正常推進,積極提升銷售和回款,有序安排各項融資和還款工作,積極維護境內融資。
根據旭輝披露的銷售情況,公司2023年1月集團合同銷售(連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50.2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38.26萬平方米。
此外,旭輝控股目前正推進境外債券重組方案。
市場有消息指,旭輝控股計劃最早于2月底推出離岸債初步重組方案,預計3月開始與離岸債權人就重組方案進行談判。
而旭輝此前表示,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擬盡快且不晚于2023年第一季度,向債權人及其他持份者提交全面解決方案。
觀點新媒體獲悉,自“金融十六條”實施以來,旭輝集團已先后與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內的多家國有銀行簽訂銀企戰略合作協議;并與光大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建銀國際等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