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樂居財經孫肅博3月8日,據丁祖昱評樓市,2022年年底以來,市場利好政策不斷,集中土拍也迎來規則的優化。
2023年2月自然資源部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優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其中最大的變化在于,在土地供應節奏上,不再要求“全年不得超過3次”,而是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內“可以一次或多次發布出讓公告”。
2023年,隨著集中供地模式的優化,各地為了吸引房企參與投資紛紛加大了優質地塊的供應。從已公布供地計劃的部分城市來看,可謂是“誠意滿滿”。
但從2023年已經拍過地的城市來看,目前分化依舊顯著,盡管有民企參與,仍是個例。城投依然疲于托底、民企現金流壓力仍未緩解。
究其緣由,主要是因為一方面是行業進入新發展階段,不再強調高周轉、高杠桿和規模擴張,尤其是目前“求生存”階段,第一要務仍是促銷售、回穩現金流以及保交樓;另一方面,大多數企業資金緊缺的局面并未得到有效緩解,面對優質地塊仍是“有心無力”。
丁祖昱評樓市認為,部分去年沒有或少量拿地的民企,出于補倉需求會積極參與到接下來的土拍市場之中,但當前民企投資不具備全面復蘇的基礎,大部分爆雷的房企已經喪失了融資、拿地的功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