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在營收、凈利潤均有大幅度增長背景下,低權益合作擴張的招商局置地迎來了修復自身盈利質量的課題。
3月15日晚間,招商局置地有限公司公布2022年度的全年業績,報告期內,完成營業額298.71億元,同比增加約15.2%;毛利同比下探約16.4%,為40.04億元,毛利率約為13.4%,相比上年下調5個百分點。
據觀點新媒體觀察,2022年度,招商局置地凈利潤總額有接近10%增長,但歸母凈利潤仍保持下探態勢,僅占凈利潤總額的19.08%,超八成分給了少數股東,盈利質量有待修復。
(資料圖)
少數股東利潤大增
在此前發布簡要業績盈警后,招商局置地在年報里正式披露詳細經營數據。
年報指出,招商局置地錄得凈利潤17.3億元,同比增長約9.3%;期內,歸母凈利潤3.3億元,占凈利潤的19.08%,為近年來的低位。而少數股東錄得凈利14億元,同比增長36.98%,占利潤率的80.92%。
投資者向觀點新媒體透露,3月16日早間,招商局置地召開投資者電話會議,對年報數據及公司動態進行了說明,其中就包含少數股東占據利潤大頭的情況。
對于凈利上漲而歸母凈利下滑的情況,招商局置地管理層表示,一方面為近年來少數股東損益占比持續上漲;另一方面則是2022年度結轉項目中,比較高的毛利項目公司綜合持股較低,虧損項目綜合持股相對高。
2022年該公司結轉毛利為正的項目合計結算毛利38.92億元,歸母部分11.34億元,綜合權益比是39.42%。結轉毛利為負的項目綜合權益比是57.32%,明顯可以看到少數股東占的部分是相對比較高的。
回顧招商局置地近幾年的發展,這并不是偶然現象,自2016年開始,少數股東應占凈利的比例連年攀高。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2017年為該公司凈利高峰,當期錄得29.38億元,較上期增長163.49%,彼時少數股東應占凈利已有較大幅度增長,2017年為44.28%,2016年同期僅為27.17%。
時至2020年度,該項比例達到80.92%,為歷史的高位。這意味著,該公司凈利潤8成分配少數股東,進一步縮小了招商局置地自身的利潤空間。而這背后的原因離不開近幾年企業發展采取的低權益合作策略。
低權益挑戰
房企信用危機后,開始強調對項目的自持率,在此之前,部分房企往往采取合作開發的模式去做大規模,有效化解土地溢價成本,分擔市場風險。
招商局置地也為其中一員,且已在財報中權益比的變化中得以體現。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在2016年開始,招商局置地就主動下調了自持權益在權益總額中的比重,截至2021年末,已由42.47%下調至28.77%,減少了13.7個點。在此期間,在營收翻了3倍,凈利潤增長了41.97%。
另外,近年來地產行業整體盈利下探,毛利率普降的同時,眾房企利潤實現也面臨困局,此時合作模式弊端開始顯露。一方面合作方存在現金流風險,另一方面,低毛利及低權益也影響了利潤質量。
對于招商置地而言,去年還似乎缺少點“運氣”,高毛利項目持股較低,面臨利潤被分攤,虧損項目自己又占了大頭,持股較高。
目前,招商局置地已經感受到了低權益合作的陣痛,據參加了投資者會的人士轉述,招商局置地管理層表明,將在投資端不斷聚焦,2022年獲取項目權益比重已在提升,股東應占溢利的部分在未來相信隨著項目的結轉不斷提升
截至2022年12月末,招商局置地權益總額327.3億元,該司應占權益98.63億元,較上年增加1.28個百分點;權益比為30.13%,同樣較上年同期增長1.37%。期內,該司的毛利率也來到了歷史低位,至13.40%,同比繼續下滑5個百分點。
告別黃金年代的地產行業,毛利率下滑已成共識,且未來仍有下探空間。而招商局置地前幾年高溢價擴儲的動作,也為如今毛利下調種下由頭。
2021年,招商局置地曾在土地市場高位時溢價擴儲,最為典型的是以14.44億元、156%的溢價率,競得西安秦漢新城一宗地塊。同年,該司還在重慶分別以溢價129.98%和40.5%斬獲299.07畝土地。
投資者向觀點新媒體透露,根據招商局置地管理層預計,毛利率在2023年還會進一步承受一定壓力,未來仍需時間消化這部分溢價土地。
2022年,招商局置地開始大幅收窄了對外投資強度,新增土地投資金額同比下滑84.41%,為43.24億元。期內該司在國內僅新增儲備2宗地塊,分別位于重慶及南京,累計土地面積14.11平方米,計容總建面42.4萬平方米。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由于招商局置業與招商蛇口存在著不競爭協議,自身擴張被限制于西安、重慶、南京及句容、廣州、佛山及香港地區等,抗風險能力相對有限。
未來如何修復自身盈利質量,將成為招商局置地要集中攻破的課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