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CBRE世邦魏理仕近日發布《中國長租公寓投資報告》指出,受到人口結構變化、住房消費觀念和政策支持的共同推動,中國住房租賃市場正加速進入機構化的時代。世邦魏理仕預計,2030年中國集中式長租公寓需求規模將超過1200萬套。強勁的需求增長,疊加資產流動性的提升以及可規模化的優勢,將令長租公寓成為未來十年中國最具成長性和吸引力的商業地產投資類別之一。
世邦魏理仕數據顯示,近年來長租公寓成為國內商業地產投資的新熱點之一。2020年以來,全國長租公寓大宗投資加速增長,共錄得13宗交易,累計金額人民幣100億元,大幅超過此前五年的交易總額。上海和北京是國內長租公寓投資最活躍的城市,在疫情后的相關大宗交易中的占比超過90%。
世邦魏理仕《2022年的中國投資者意向調查》首次將長租公寓列入主流投資物業類型。與寫字樓、購物中心、酒店相比,租賃住宅需求在疫情中更具韌性,其租金在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期間領先于同期甲級寫字樓和購物中心首層租金走勢。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研究部負責人謝晨表示:“長租公寓是歐美成熟商業地產投資市場中交易最為活躍的物業類型。世邦魏理仕的統計分析顯示,2021年主要歐美市場長租公寓占總投資額的比例均高于15%。相比之下,2021年中國長租公寓投資占比僅為1.2%。我們認為,隨著租賃市場的逐步成熟以及機構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未來長租公寓的交易流動性將得到明顯提升。”
隨著今年首批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的落地,通過REITs方式退出也在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投資模式提供發展路徑。報告指出,盡管在戶型、租金方面存在政策約束,保障性租賃住房投資退出閉環的構建完成、政府對“非改居”支持和保障性租賃住房認定標準和流程的明晰都將進一步提升長租公寓在大宗物業投資市場上的資產流動性。
此外,標的的可規模化是投資者判斷市場投資潛力和進行資產配置的重要維度。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住房租賃市場體量近6000萬套,而機構化長租公寓滲透率尚不足2%,與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50%以上的機構化運營公寓滲透率相比,提升潛力巨大。在近幾年的加速發展后,國內長租公寓投資已經逐漸摸索出一套較為成熟的流程。世邦魏理仕認為,從選址測算、產品設計、開發建設標準到運營管理的可復制、標準化路徑將幫助投資者建立規模化的資產組合,并由此實現規模效益和品牌溢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