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少家庭來說,買上一套房往往需要居家投入大額資金并背上貸款,買房消費成了家庭最高的一筆支出。不過很多消費者在收房后卻發現開發商“套路滿滿”,過了承諾期卻不交房、新房滿身是“病”、買房遇到霸王條款等現象時有發生。
違規收取改造費用
購房人蔣先生購買了南京一樓盤住宅,需要首付三成,要求先付款,后看合同。刷卡付款時,蔣先生被要求按照2筆刷,一筆是276.0563萬元,另一筆50萬元,共計326.0563萬元。房企開出的收據一張為定金,收據單位為開發公司,另一張50萬元為改造費,收據單位為某建筑裝飾工程公司。當時未給出改造項目和標準,且合同內未體現50萬元改造的內容。后來經過了解,與蔣先生同一戶型的其他業主存在沒有收50萬元改造費的情況。蔣先生隨即向南京市消協反映相關問題,并提出要求開發企業退還50萬元費用。
【資料圖】
市消協接到投訴后立即與開發企業取得聯系了解情況,反饋消費者訴求,協調退款事項。經過反復溝通與協調,開發企業負責人表示同意退還50萬元費用,并約定了具體退款時間,最終在南京市消協房專委及投訴站的努力下,為買房人追回了50萬元。
對此,消協提醒買房人:在購房過程中,繳納費用之前一定要擦亮雙眼,明確知道自己繳納的是什么費用,收取費用的主體是誰,這筆費用是不是有相關的收取依據,例如是否有官方批文等,以免繳了冤枉錢。
公共空間被侵占
南京一小區業主表示:“從2018年夏天入戶大堂被占后就一直空置著,這兩年新入住的業主根本沒見過大堂的樣子。”通過老業主分享的圖片可以發現,原先的大堂寬敞明亮,現在已經被隔成一間間的辦公室空置著,記入公攤面積的公共空間,面積達到600平方米。
南京市消協房專委365淘房維權服務站接到業主投訴后,對事件予以了核實與報道,預售方案顯示,被占用的電梯廳大堂確實屬于業主的公攤范圍,此外,業主的購房合同“計入共有公用分攤面積的共有部分”的附件中,大堂也明確記載在其中。
法律界人士表示:“業主可以根據產權證,核實入戶大堂的使用性質,若物業將入戶大堂這一公共區域改為辦公室,顯然是違規裝修,屬于違法行為。在確認違法行為后,可以向城管部門反映,要求及時整改、恢復原狀。”
經過服務站的曝光與業主的積極反饋,占用入戶大堂的相關設施陸續拆除。
對此,消協表示,公共空間被侵占的現象,實際上并不少見。一些社區面臨公有面積收益被侵占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而根本的原因又歸結為很多小區沒有成立業委會。早些年業主對“公共產權”了解甚少,大多選擇漠然視之。隨著業主權益保護和民主協商意識的增強,南京大部分小區都進入良性循環,平穩發展的狀態。
購房屢現“交房即維權”
南京市消協發布的數據顯示,近一年來,南京消費維權組織共接受房產相關咨詢逾萬次,受理房產投訴2407起,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14.2萬元。
南京市消協副秘書長曹煒表示,目前,房地產類消費投訴主要存在銷售糾紛、產權問題、規劃變更、質量問題和虛假廣告五大熱點。銷售糾紛包括無證售房、提前收取誠意金、違規收費、霸王合同等。產權問題包括買房后無法交付,延期交付;無證或強制交付;公共空間被占等。規劃變更包括說好的配套設施被配電房、停車位取代等。質量問題包括外墻漏水、空鼓等;節約成本、建筑材料以次充好等。虛假廣告包括精裝交付標準縮水;高調宣傳地鐵盤、學區房泡湯;公攤面積變大、贈送面積縮水等。
接下來,市消協將聯合投訴站繼續加強消費者購房知識普及,讓房產消費者更懂房。并聯合365淘房,定期通過線上線下(300959)開辦購房知識類講座,為購房人答疑解惑,提升購房者的專業知識水平,免費制作發放《南京購房知識手冊》公益讀本。記者朱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