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政策端發力持續護航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金融監管部門凝聚合力密集部署,助企紓困與激發活力并舉,既利當前、又惠長遠。
當前,房地產行業既是重點領域也是薄弱環節,理應加大金融支持。2022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共發行民營房企債券487.2億元,同比增長24.4%;支持民營房企注冊1415億元,同比增長249.7%。為穩定房地產市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各方預期也隨之趨于好轉。
不過,2023年房企到期債務余額仍逼近萬億元,相比2022年有增無減,流動性風險化解仍需要更多金融支持。為了緩解短期壓力,“第二支箭”要發揮更大作用,通過發債增信、提高授信、債券置換等方式,支持合規房企融資。
未來,隨著民營企業發債融資支持范圍和規模的擴大,支持工具的作用將進一步顯現,有力引導市場機構改善對民營企業的風險偏好和融資氛圍,促進民營企業融資進一步恢復。實際上,房地產市場長期、剛性的住房需求猶存,空間和容量也依然足夠,圍繞住宅開發還有眾多新的機遇和可能。因此,在“第二支箭”框架下,優質房企一方面可以重塑行業格局和賽道,另一方面還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邁入高質量增長階段。
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既是金融機構的責任擔當,從長遠來看也有利于金融機構自身持續穩定高質量發展。以銀行業為例,房地產風險的進一步緩釋,直接影響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生成情況,進而會影響資產質量、撥備計提以及最終的利潤表現。
關鍵詞: 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