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
當月要點:
1、重點房企拿地總額同比下降29.4%,拿地節奏明顯變緩
【資料圖】
2、從各城市群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地區領跑全國
登錄“中指云”研究報告
https://www.cih-index.com/?1&yyid=X
01
拿地總額同比下降29.4%,拿地節奏明顯變緩
2023年1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591億元,同比下降29.4%,受重點城市僅一城土拍及春節假期錯峰的影響,供應量呈季節性回落,企業拿地節奏明顯變緩,拿地企業主要以地方城投及本土民企為主。
從新增貨值來看,綠城中國、廣州潤川房地產開發、中關村發展占據榜單前三位。2023年1月,綠城中國以累計新增貨值83億元占據榜單第一;廣州潤川房地產開發、中關村發展緊隨其后,累計新增貨值規模分別為75億元和66億元。TOP10企業2023年1月新增貨值總額628億元,占TOP100企業的24.9%,新增貨值門檻為8億元。
02
房企積極參與保障房建設,向新發展模式過渡
2023年各類保障性住房籌建規模大幅增長,市場前景較為廣闊,企業應抓住機會,積極投身保障房建設,向新發展模式穩健過渡。1月17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指出,2023年要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新開工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共有產權房等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萬套(間),比去年(240萬套)有大幅度增長。截至一月底,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城市陸續出臺關于改善市民居住條件以及保障性租賃住房全年建設計劃的相關政策。
綜合來看,2023年各省份保障房政策旨在推動“租購并舉”的保障體系優化,企業應針對市場需求變化,構建多元供應體系。一方面,核心一二線城市由于土地資源緊缺,企業在未來普遍要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地塊競爭中,提早規劃入局積累運營經驗,拿地將更有優勢。另一方面,房企應積極主動加入“納保”(將存量房源轉化為保障性租賃住房)行列,成熟案例如招商伊敦、萬科泊寓、華潤有巢等。在如今房企融資縮緊的情況下,入局保障性住房領域有利于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快企業盤活閑置和低效利用資產,為企業帶來持續穩定的現金流。
表:部分省份、城市2023年保租房籌建規劃
數據來源:綜合整理
03
重點區域房企拿地
從各城市群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地區領跑全國。2023年1月,長三角TOP10企業拿地金額124億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其中,溧陽城發集團拿地金額為18億元,位居長三角企業拿地金額榜首;粵港澳大灣區TOP10企業拿地金額82億元,位列第二;中西部TOP10企業拿地金額77億元,位列第三。拿地面積來看,中西部TOP10企業拿地面積以248萬平方米位居四區域首位,超越長三角TOP10企業。
從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來看,1月入榜地塊中多數位于長三角地區,成交金額門檻為10億元。入榜地塊中,寧波市東部新城核心區以東片區D1-4-4#/5#/6#地塊以總價25億元位居榜首,寧波共入榜3宗地塊,總成交金額為49億元;佛山入榜2宗地塊,總成交價為39億元;西安入榜2宗地塊,總成交價為24億元,臺州、蕪湖、溫州各入榜1宗地塊,成交價分別為13億元、12億元和10億元。
圖片
數據范圍:包含招拍掛權益土地及收并購土地
數據時間:截至2023年1月31日18:00;
區域范疇:
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等15個重點城市;
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41個重點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廣州、珠海等9個重點城市;
中西部:武漢、長沙、南昌、西安等190個重點城市;
50家代表企業:
碧桂園、保利發展(600048)、萬科、華潤置地、綠城中國、中海地產、招商蛇口(001979)、金地集團(600383)、龍湖集團、建發房產、中國金茂、濱江集團(002244)、中國鐵建(601186)、越秀地產、旭輝集團、華發股份(600325)、新城控股(601155)、遠洋集團、首開股份(600376)、美的置業、卓越集團、仁恒置地、中交房地產、雅居樂、電建地產、大悅城(000031)控股、中駿集團、路勁集團、武漢城建集團、國貿地產、新希望地產、保利置業、聯發集團、華宇集團、金輝集團、大家房產、大華集團、金隅集團(601992)、金融街控股、信達地產(600657)、北京城建、星河控股、合生創展、首創城發、中冶置業、建業集團、石榴集團、星河灣集團、榮安地產(000517)、君一控股
●
●
●
●
關鍵詞: 房地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