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志峰 編輯/馬媛媛)盡管融資端利好消息不斷,但業績指標大面積“坍塌”早已注定。
2月1日,統計A股房地產行業50家主流上市公司業績預告發現,共有35家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呈現虧損狀態,占比高達70%。
(資料圖片)
其中,14家房企為首度虧損,即便央企大悅城(000031)、華僑城,以及北京國資委旗下的首開股份(600376)也未能幸免。
相比之下,其余21家上市房企已經至少連續2年出現虧損,即將面臨“戴帽”風險,占總比例的42%。
更有甚者,如泰禾集團(ST泰禾(000732))、云南城投(ST云城(600239))、鐵嶺新城(ST新城(000809))等已經“戴帽”房企,不久后還將“披星”,隨時面臨退市風險。
業績虧損、凈資產斷崖式下降
盡管從2022年違約房企出現頻率上來看,大面積虧損已成定論,但虧損額度如此之大,仍然震驚了整個地產圈。
數據顯示,預計歸母凈利潤最大虧損額度超過100億元的房企共有7家。
其中,榮盛發展(002146)堪稱“虧損王”,其預計2022年最高虧損可達250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虧損額度再擴大超200億元,單日凈虧近7000萬元。
要知道,曾經鬧得全網沸沸揚揚的樂視網,年度最高虧損額度也才181.84億元(2018年)。
另一家公開違約較早的規模房企四川藍光發展(600466),預計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9.37億元,位列第二名。
同時,金科股份(000656)、陽光城(000671)、華僑城A、泛海控股(000046)、中南建設(000961)等數家房企虧損額度也在繼續擴大,預計2022年至少分別凈虧損190億元、110億元、110億元、100億元、90億元。
而相比經營業績虧空,房企凈資產呈現斷崖式下滑更加令人驚懼。
如藍光發展,預計2022年度期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08.21億元左右。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該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從公告內容不難看出,多家公司業績虧損一方面在于需求下滑交付減少,且轉結土地成本高、房屋售價低造成結算項目毛利率低,部分項目出現虧損;另一方面,受信用和債務問題影響,不少企業的借款利息和費用率增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