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3月20日,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與上月保持一致。自2022年8月非對稱調降以來,LPR已連續7個月維持不變。
自2019年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后,LPR報價在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利率基礎上加點形成。3月15日發布的MLF操作利率維持不變,故本輪LPR報價基礎并未改變。多位專家還指出,年初以來市場利率快速上行,銀行負債成本走高,LPR加點下調的動力不足。
今年前兩月信貸投放節奏較快,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連續兩個月超出市場預期,疊加市場對經濟回暖預期的升溫,近段時間市場利率上行較快。銀行資產負債匹配壓力顯著上升,對中長期同業存單等主動負債的發行需求加大,也促使同業存單利率居高不下,銀行負債端持續承壓。數據顯示,3月以來,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收盤到期收益率持續處在2.70%上方,接近2.75%的MLF操作利率水平。
“LPR是貸款市場的基準利率,過于頻繁的變動是弊大于利的,這樣會降低LPR的指導性。”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指出,為了避免LPR的小幅頻繁波動,LPR形成機制要求各報價行以5個基點為步長報價。
人民銀行在3月15日超額續作MLF后于3月17日宣布降準,無疑將釋放中長期流動性,緩解銀行壓力。但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此次央行降準0.25個百分點,可釋放低成本資金約5000億~6000億元,推動銀行負債成本下降60億元左右,但尚不足以達到LPR報價單次5個基點的調整步長。
對于降息,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曾在3月3日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目前貨幣政策的一些主要變量處于比較合適的水平,實際利率水平也比較合適。
溫彬認為,當前國內經濟基本面企穩向好、寬信用加快推進,在企業融資意愿增強、房地產筑底企穩下,短期內降息和調降LPR的必要性不高。后續LPR的調降,仍有賴于MLF利率下調和銀行負債端成本節約的累積效應;且央行認為當前的實際利率水平已較為合適,短期繼續引導LPR下降的空間相對有限。
在張旭看來,未來一個季度內LPR將繼續保持平穩。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仍是今年鮮明的政策取向,在此期間LPR調整的概率較低。與此相比,在LPR穩定運行的背景下更容易鞏固前期實際貸款利率下降的成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