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莎北京報道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一季度房地產銷售和開發數據。
一季度房地產銷售回暖,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幅由負轉正。1-3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2994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銷售額30545億元,增長4.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增長1.4%和7.1%。
(資料圖)
隨著“保交樓”持續推進,一季度房屋竣工面積持續增長,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4396萬平方米,增長16.8%。但房地產仍在調整和修復過程中,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降幅略有擴大。1-3月全國開發投資25974億元,同比下降5.8%,其中住宅投資19767億元,下降4.1%。
一季度穩房地產政策加速落地,各地推出優化政策超百條,在政策加持以及前期積壓需求釋放帶動下,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加快回升,3月房價上漲城市明顯增加。當前房企仍處于“保交樓”、去庫存的關鍵階段,房企到位資金降幅收窄,房企拿地開工積極性還有待改善。
綜合機構數據和觀點,前期積壓需求釋放后,4月至今銷售數據有所回落,房地產修復節奏或放緩,但各項指標較去年同期或好轉,后續市場恢復還有待政策進一步支持。銷售明顯回暖
一季度商品房市場加速回暖,銷售指標明顯改善。
1-3月商品房銷售面積29946萬平方米,同比降幅收窄至1.8%,商品房銷售額30545億元,實現由負轉正,增長4.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增長1.4%和7.1%。
貝殼研究院市場分析師劉麗杰表示,1-3月,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出現了自去年年初以來的首次同比增長。對比歷史數據,今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銷售規模僅次于2021年峰值水平。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明顯改善,主要是3月熱點城市商品房銷售回暖明顯,部分城市銷售面積創下近幾年一季度新高。在滯后的剛需、換房需求和預期改善帶動的需求疊加下,一季度住房需求釋放強勁。
3月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也呈現上漲特征,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分別有64個和57個,比上月分別增加9個和17個。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收窄。
劉麗杰表示,銷售市場的修復背后,是宏觀經濟環境改善和住房支持政策成效釋放。
從宏觀經濟環境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工業生產逐步恢復,服務業明顯回升,經濟運行開局良好。
從住房政策支持來看,各部門積極響應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要求,如證監會發文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常態化發行,央行年內首次全面降準0.25個百分點等,提振市場信心。各地因城施策政策持續跟進,根據中指監測,一季度全國各地優化政策超百條。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區之間銷售恢復情況存在差異。1-3月東北地區銷售回暖勢頭更盛,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為856萬平方米和6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6%和18.4%。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增速也開始回正,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為12439萬平方米和180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和9.3%。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銷售仍未扭轉降勢,仍面臨一定壓力。
劉麗杰表示,一季度市場銷售量價的修復有助于改善居民住房消費信心,特別是一季度房價的筑底企穩促進觀望的客群入市,對于市場去庫存和“保交樓”具有積極作用。
隨著“保交樓”繼續推進,一季度房屋竣工數據表現亮眼。1-3月房屋竣工面積1942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7%,增幅較1-2月擴大6.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4396萬平方米,增長16.8%,增幅較1-2月擴大7.1個百分點。
中指數據顯示,重點50城銷售數據在一季度末市場沖高后,4月上半月新建商品住宅周度成交規模整體有所回落,市場活躍度已出現下滑。
短期來看,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為,前期積壓需求進一步釋放后,需求釋放動能整體弱化,預計市場銷售規模或出現環比回落行情,城市分化行情加劇。從全國市場來看,4-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規?;虻陀?-3月,但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下,單月同比數據或大概率為正增長。開發投資有待改善
劉麗杰表示,當前房企處于保交樓、去庫存的關鍵階段。一方面新房市場銷售修復,房價出現止跌企穩態勢,房企加大施工,竣工情況轉好;但另一方面庫存仍在上升,房企拿地開發需求較弱。
1-3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5974億元,同比下降5.8%,降幅較1-2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19767億元,下降4.1%。
盡管春節后北京、杭州、成都等重點城市出現房企搶地現象,但土地市場僅是點狀恢復,三四線城市表現不佳,整體看房企拿地開發需求仍然較弱。
克而瑞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成交建筑面積1億平方米,環比下跌84%,同比下降32%,創2010年以來全國土地交易規模的新低。
該機構認為,這一方面受供地新規影響,今年年初大部分城市供地時段有所延遲,一季度實際入市地塊數量大幅減少。另一方面,房企投資仍然低迷,民企受制于資金壓力,僅有少數企業在核心城市有所納儲,百強房企中僅有2成在1-2月進行了土地投資,規?;瘒肫?、城投和優質區域型民企仍是拿地主力。
1-3月房企到位資金34708億元,同比下降9.0%,降幅較1-2月明顯收窄,房企資金情況有所改善,但仍未轉正。從資金來源看,各渠道到位資金同比降幅均收窄。受銷售改善影響,個人按揭貸款6188億元,降幅由15.3%縮小至2.9%,降幅收窄最明顯。
克而瑞分析認為,受民營房企資金壓力影響,部分房企競得宅地后無力開發;受新房市場形勢影響,房企重點聚焦“保交樓”和銷售端,盤活停工項目,主動延緩開發進度,避免樓市供應過剩。
該機構指出,核心城市由于市場相對較熱,新開工進度并未受到較大影響,甚至略有提升。但對于大部分四五線城市,市場持續走弱影響企業開工意愿。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3月,房屋新開工面積241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9.2%,降幅較1-2月擴大9.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17719萬平方米,下降17.8%,同比降幅較1-2月擴大9.1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也對固定投資增速帶來一定影響。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向21世紀報道記者表示,近三年房地產投資完成額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24.8%,再加上房地產相關聯上下游產業鏈投資,房地產對固定資產投資拉動預計超過30%。
僅就民間投資而言,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長0.6%。4月18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下降13.8%,下拉民間投資增速5個百分點。
陳文靜認為,房企開工積極性受銷售市場恢復節奏、庫存壓力、企業資金情況和土地供應規模等多種因素影響,當前這些因素未出現明顯好轉,短期新開工面積下行態勢或延續。在部分銷售熱度較高的城市,房企為增加供貨有望加快開工。而受企業新開工、拿地意愿均偏弱等因素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亦較難轉正。在“保交樓”要求下,竣工逐漸修復對投資的帶動作用或進一步顯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