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的意見》,從10個方面明確監管措施,加強房地產經紀行業管理,保護交易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其實,對包括經紀代理在內的商品房市場主體進行規范和秩序整頓,一直是房地產管理和調控的主題。
本質上講,以房產中介為代表的經紀行業,已經成為商品房市場良性循環,房地產行業高質量發展和打造新模式的關鍵一環。去年以來,即便國家及各地積極紓困,但商品房交易活躍度明顯下降。除了房價上漲預期、居民收入及前景預期均減弱等影響以外,不可忽視的是商品房交易的制度成本制約,包括交易環節冗長不規范,交易成本高不透明,使交易循環慢下來。
以二手房交易為例,包括匹配供需、賣家贖樓、注銷抵押、過戶和新抵押設立等,不僅環節多,期間還可能涉及到過橋融資、捆綁收費或銷售(如捆綁融資服務、捆綁購買理財)等,甚至還利用信息不對稱,如謊稱其他買家出價更高,誘騙買家支付額外鎖定房源的費用。還有諸如片區內幾家中介設立“最低費率”的壟斷定價行為,聯合賣家做高價格誘騙買家入局等。
過去,市場普遍預期房價上漲,這些亂象下的成本往往被接受、被掩蓋。當下,剛需和換房主導需求,收入前景和預期較弱,這些成本阻礙市場交易就顯化了。
近年來,房地產存量時代的特征非常明顯,無論是先租后買、二手住房交易,還是剛需買“小戶型、低價位”二手房,抑或是老業主賣舊買新、賣小買大等置換行為,都越來越成為市場交易的主體。但由于交易成本、體制成本尾大不掉、秩序混亂,上述交易的周期冗長、買賣雙方負擔沉重,導致二手房交易占比下行,換房需求難以實現,新市民和年輕人上車難。
因此,此次兩部門出臺的10條措施,首當其沖就是要消除經紀機構利用房源客源優勢,收取過高費用、未明碼標價、捆綁收費等,加重交易當事人負擔。具體措施上,最大的亮點就是,首次區分了“基本服務+延伸服務”的類別,要明確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經紀機構收費前,應向交易當事人出具收費清單,列明收費標準、收費金額,并由當事人簽字確認。
二手房經紀服務的環節確實很多,比如尋找買家客源和掛牌房源,帶看房源,匹配客源,撮合交易,按揭服務,贖樓和過戶,結清水電費等。這個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服務價值不同。因此,明示交易環節、各環節收費標準、出具收費清單是合理的,這既能讓交易雙方明晰經紀服務的內容,也能讓經紀行業的分工更加細化、更加專業化,從而打造行業發展新模式。
中介從業人員告訴筆者,經紀行業簽約、過戶、按揭等,看似環節簡單明了,但前期要在房源、客源拓展,買賣雙方匹配,撮合并最后成交,要經歷非常高頻率的、高人力投入的線上線下(300959)的業務活動。
因此,不能簡單看進入成交的業務環節。筆者認為,前期業務拓展和維護、信息處理等是促成交易的基礎,也完全可以納入到服務鏈條中,并給予合理的定價。另外,對于客戶的延伸服務,比如為贖樓而過橋融資,為降低成本而選擇按揭銀行,甚至滿足客戶特色需求(例如學位房選擇、片區規劃咨詢、最佳買賣時點)等,對這些延伸服務付費,也是合理的。
關鍵是,選擇是清晰的,付費是透明的,信息是對稱的。做到這些才能讓買賣雙方認可經紀服務是有價值的,愿意提供溢價服務,讓經紀行業成為有附加值的服務行業,也能讓經紀行業成為促進商品房市場良性循環的潤滑劑。
一份部署、十分落實,相比開發領域,經紀領域最大的監管難題是缺乏“抓手”。參考國外經驗,須建立“政府政策規范、強化行業自律、市場自我監管”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且以中微觀的行業自律和微觀自我監管(比如交易主體投訴)為主。當下,恰恰是政策經常冒頭,而后兩者相對較弱,特別是行業自律,導致類似政策規范經常發布,但一陣風過后,一切照舊。
筆者認為,除了出臺政策和標準以規范市場秩序以外,政府端更重要的是整合系統平臺。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讓信息暴露在陽光下。比如,此次提出的信息平臺(服務于房源核驗、房源發布、合同網簽備案)。之前,各地建設的平臺不少,包括二手房交易平臺、租賃平臺,上線了房源備案平臺,投了不少錢,但很多成了“空架子”。
筆者認為,要加強現有的房屋交易平臺與大型中介已有平臺的對接,做到接地氣、可應用。同時,在房源發布標準、房源核驗,買賣雙方登錄核驗,資金監管,投訴處理等方面,加強標準化建設、上線運行。同時,還要協同各方推進利益沖突的協同,比如“帶押過戶”非常便民利企,政府推行的力度較大,但效果不好,主要還在協同多方利益方面沒有做到位。
同時,還要加大對失信行為可置信的威脅,不管是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自媒體和視頻媒體等新興中介,還是金融機構違規嫁接經營貸,抑或是買賣雙方的欺詐行為,都應該得到處罰。此外,還要加大行業重要性企業的培育,借助優惠政策促使大型企業能告別短期行為、灰色收入,發揮帶頭作用并率先向行業新模式轉型,帶動行業協會真正獨立,才能驅動行業走向健康??偨Y來看,服務環節和內容清晰明了,行業監管體系發揮效力,經紀行業競爭就是健康的,費率自然也會隨行就市,無需通過政策來降低,行業得到認可而市場也會邁向均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