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房貸利率調整進展如何?貨幣政策空間幾何?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10月13日,央行舉行2023年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會上,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阮健弘,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李斌對市場關切的這些問題進行了一一回應。
貨幣政策應對超預期變化還有充足空間和儲備
阮健弘在解讀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時表示,前三季度金融數據顯示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為經濟回升提供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資料圖】
阮健弘進一步指出,今年以來,央行充分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繼續加大對制造業、普惠金融、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分結構來看,企業貸款特別是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較多,為穩投資提供了較為充足的資金支持。前三季度,企(事)業單位新增貸款15.68萬億元,同比多增1.2萬億元,是貸款增加的主力軍。
鄒瀾也用“總體不錯”評價了9月金融數據表現。鄒瀾介紹,9月新增貸款較7月、8月增長勢頭明顯回升,廣義貨幣(M2)增速維持10%左右的較高水平,新增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回升明顯。
鄒瀾表示,下階段,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密切觀察前期政策效果,加快推動政策生效。貨幣政策應對超預期挑戰和變化還有充足空間和儲備,將繼續做好逆周期調節,為激活經濟內生動力和活力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工作已基本接近尾聲
針對備受市場關注的房貸利率,鄒瀾表示,“目前絕大多數借款人均已第一時間享受到了實惠。”
鄒瀾介紹稱,9月25日到10月1日實施的首周,有98.5%符合條件的存量房貸首套房貸利率完成下調,合計4973萬筆,21.7萬億元。調整后的加權平均利率為4.27%,平均降幅0.73個百分點。對于其他還需借款人提供證明材料,銀行予以認定的情況,主要銀行也將在一個月內完成調整。
鄒瀾指出,在8月31日相關政策發布后,金融機構堅決貫徹落實金融為民理念,從與客戶共生共榮的角度出發,積極主動研究推動以市場化方式讓利客戶,分門別類不斷細化具體執行措施,在法治化前提下,力爭最大幅度最快速度降低存量房貸利率。
談及政策執行效果,鄒瀾表示,存量房貸利率調整顯著影響整個合同期限的利息支出,預計此項措施的效應將持續發揮,并逐漸惠及整個經濟運行。
貨幣信貸在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除推動降低存量住房貸款利率、減輕借款人的利息支出外,央行還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金融配套政策,研究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推動構建房地產業新發展模式。
鄒瀾透露,隨著各部門各地方政策措施出臺落地,近期房地產市場出現了積極變化。高頻數據顯示重點城市交易活躍度上升,銷售出現邊際好轉。從信貸數據看,主要銀行9月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合計較上月多投放1000多億元,保持明顯回升態勢。信貸資金對在建項目建設竣工和住宅銷售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
中美利差會逐步回歸正常
近幾個月,受美元走強和國內季節性購匯較多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中美利差“倒掛”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影響也備受市場關注。
對此,鄒瀾表示,中美利差“倒掛”不是新問題。近兩年來,中美通脹走勢和貨幣政策周期分化,美聯儲連續加息,美債收益率大幅上升,我國利率水平則穩中有降。中美利差收窄,并于去年二季度開始“倒掛”,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已經在市場化價格中體現。
不過在鄒瀾看來,從趨勢看,未來中美利差會逐步回歸正常。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本輪加息已接近尾聲,美債收益率創十幾年高點后回落,近期市場已在逐步消化本輪加息周期的信息。中美利差將逐步恢復至正常區間,這將有利于支撐人民幣匯率。
但鄒瀾也提醒到,“我們注意到在中美利差‘倒掛’的背景下,確實有一些機構和企業出現了資產外幣化、負債本幣化的傾向,沒有充分估計匯兌風險,一旦匯率形勢出現較大變化,可能會面臨較大風險。”并建議稱,經營主體還是要立足主營業務,服務實體經濟,不要賭匯率走勢。
在鄒瀾看來,影響匯率的因素很多,中美利差只是其中之一,并且匯率走勢根本上取決于經濟基本面。總的看,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
鄒瀾強調,人民銀行將把握內外均衡,堅持以我為主,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既注重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也會堅決對市場順周期單邊行為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