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根據《行動方案》,要在2023年底,實現全省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制度進一步健全,土地要素價格更加合理、流動更加自主有序、配置更加高效公平的目標。到2025年底,土地利用計劃指標管理更加科學,產業用地保障體系基本完備,存量建設用地實現高效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基本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初步形成,土地要素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
(相關資料圖)
深化集體建設用地入市試點
《行動方案》提出,廣東將制訂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配套政策。在摸清全省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底圖和底數的基礎上,研究制訂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實施意見,明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流轉規則,提出規范收益分配管理和明確監管的措施。在農民自愿的前提下,支持村集體依法把有償收回的閑置宅基地、廢棄的集體公益性建設用地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保障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用地
在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除了推進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還將保障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行動方案》要求,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格局和具體業態,貫徹實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政策,重點滿足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的新產業(300832)新業態的建設用地需求,助推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
開展新一輪“宅改”試點
圍繞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行動方案》提出,將在全省6個縣(市、區)開展新一輪國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圍繞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探索完善宅基地分配、流轉、抵押、退出、使用、收益、審批、監管等制度的方法路徑,總結一批可復制、能推廣、惠民生、利修法的制度成果。
實施“工改”攻堅戰三年行動
為大力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根據《行動方案》,廣東將實施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攻堅戰三年行動,以“工業改工業”為主攻方向,完善促進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的政策體系,系統協同高效推進集聚區土地盤整、產業再造、環境整治、安全管理等工作。與此同時,實施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制度,健全工業用地控制指標體系。
針對大灣區存量工業用地的盤活利用,《行動方案》提出,將積極爭取自然資源部的支持,探索優化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利用控制指標體系;對于涉及需審批事項的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利用項目,探索實行“一站式服務”機制,優化審批程序;探索通過在降低“工業改工業”成本、建立規劃保障機制、完善市場供應機制、實施連片改造、處理歷史違法用地等方面進行創新,力促存量工業用地“能改、愿改、快改、改好”,實現從存量拓空間、從集約增效益。
土地供應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
根據《行動方案》,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在編制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時按要求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且租賃住房用地占比不低于國家和省規定的比例。在尊重農民集體意愿的基礎上,經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可探索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對企事業單位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經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在符合規劃、權屬不變、滿足安全要求、尊重群眾意愿的前提下,允許用于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并變更土地用途。
完善土地價格體系和市場運行機制
為完善城鄉公示地價體系,《行動方案》提出,廣東將建立覆蓋全省的城市地價監測體系,定期發布監測成果,完善城市地價監測機制。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結合實際探索制定地下空間、不同產業類型用地、劃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公示地價
在推進完善土地市場服務監管體系方面,廣東將建設集監控、監管、預警、共享、分析和決策支持于一體的一、二級土地市場監管平臺,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及時向社會公開供地計劃、供應結果及實際開發利用情況等動態信息。
記者林伊晴
關鍵詞: